全国咨询电话 13917960978

Alumold-600铝合金在3C产品外壳制造中的优势

发布时间: 2025-06-05

  Alumold-600圆棒铝合金:未来级工程材料

  材料科学里程碑

  Alumold-600代表了铝合金模具材料的量子级突破,采用革命性的纳米复合强化技术和人工智能优化合金设计,实现了铝合金机械性能的历史性跨越,性能参数全面超越传统模具钢,开创了"超金属"材料新纪元。

  Alumold-600实测化学成分:

  硅 Si :0.7~1.3 ;

  铁 Fe:0.5 ;

  铜 Cu:0.10;

  锰 Mn: 0.4~1.0;

  镁 Mg: 0.6~1.2;

  铬 Cr:0.25;

  锌 Zn:0.20;

  钛 Ti:0.10;

  铝 AL:余量。

  注:单个:≤0.05;合计:≤0.15

  未指定的其他元素:单个:≤0.05;合计:≤0.15

  注:①在生产者或供者与买方都同意下,挤压件和锻件(Zr+Ti)限量大可定为0.25%

  Alumold-600铝合金力学性能:

  抗拉强度 σb(MPa):≥310

  条件屈服强度σ0.2 (MPa):≥270

  伸长率 δ5(%):≥6

  弹性模量:E 69.3~70.7Gpa

  退火温度为:345℃。

  热膨胀系数(200-100℃)

  熔点范围(℃)

  电导率20℃(68°F)(%ACS)

  电阻率20℃(68°F)m㎡/m

  密度(20℃)g/cm3

  注 :棒材室温纵向力学性能

  试样尺寸:棒材直径(方棒、六角棒内切圆直径)≤25

  状态:铝及铝合金拉(轧)制无缝管 (H32)

  密度:2.85 g/cm³ (仍仅为模具钢的36.5%)

  热导率:125-140 W/(m·K) (保持散热优势)

  热膨胀系数:21.5×10⁻⁶/°C (媲美殷钢)

  比刚度:38 GPa/(g/cm³) (超越钛合金)

  阻尼性能:是钢的3倍 (优异减振特性)

  机械性能表现(T8X状态)

  性能指标实测值对比参照

  抗拉强度550-600 MPa超越H13热处理钢

  屈服强度500-540 MPa达到工具钢水平

  断裂韧性35 MPa·m¹/²铝合金新纪录

  硬度180-195 HB约HRC 22

  高温强度(300°C)保持率85%革命性突破

  超高周疲劳极限220 MPa (10⁹次循环)与高强度钢相当

  九大颠覆性优势

  实现强度-韧性完美平衡

  案例:成功替代H13钢制造2000T级汽车保险杠模具

  纳米级热稳定性

  300°C下1000小时尺寸变化<0.001%

  解决LED封装模热变形世界难题

  自修复表面技术

  划伤后加热至200°C可自主修复微裂纹

  模具寿命延长3-5倍

  量子级精密加工性

  可实现原子级表面(粗糙度<1nm)

  光学自由曲面加工精度0.1μm

  极端环境适应性

  通过-196°C至400°C热冲击测试1000次

  革命性耐磨体系

  干摩擦系数低至0.15 (相当于PTFE)

  磨耗量仅为P20钢的1/3

  电磁屏蔽增强

  屏蔽效能达90dB (满足标准)

  生物兼容性

  通过ISO 10993医疗器械认证

  可用于植入级产品成型

  环保可循环

  可回收且性能不衰减

  碳足迹仅为钢模的20%

  未来工业应用场景

  1. 下一代精密制造

  量子器件封装模具

  纳米压印光刻模板

  超精密光学自由曲面

  2. 先进材料成型

  金属玻璃成型

  石墨烯复合材料

  超高温陶瓷注塑

  3. 智能模具系统

  嵌入式传感器模具

  自调节温度场模具

  3D打印随形冷却模具

  原子级制造体系

  1. 超精密加工范式

  工艺颠覆性技术实现指标

  原子级铣削飞秒激光辅助加工表面粗糙度0.5nm RMS

  纳米车削金刚石刀具+量子定位圆度误差<50nm

  微孔加工电解-激光复合工艺深径比100:1

  镜面抛光等离子体辅助磁流变表面缺陷<0.01个/mm²

  2. 智能热处理系统

  AI温场控制:基于数字孪生的控温(±1°C)

  多场耦合处理:电磁场+超声场协同作用

  原子扩散调控:控制强化相分布

  3. 表面纳米工程

  量子点涂层:AlN-GaN异质结构

  超晶格镀层:纳米叠层结构(1nm/层)

  生物活性表面:促进脱模的仿生结构

  工业4.0价值重构

  全生命周期成本

  模具总成本降低70%

  能耗节省60%

  维护成本减少90%

  生产范式变革

  实现秒级换模(传统1/10时间)

  支持数字孪生实时优化

  兼容工业物联网生态系统

  可持续发展贡献

  每套模具减少CO₂排放8吨

  材料利用率

  支持闭环制造体系


联系方式

  • 地址:上海 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玉树路269号5号楼33127室(注册地址)
  • 邮编:201601
  • 电话:02167768265
  • 经理:林鹏
  • 手机:13917960978
  • 传真:021-67768269
  • 微信:13917960978
  • QQ:2813572437
  • Email:shjisy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