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umold600铝合金在循环热负荷下的尺寸稳定性分析






一、材料基础信息
Alumold600化学成分:
铝 Al :余量
硅 Si :≤0.40
铜 Cu :≤0.10
镁 Mg:4.0~4.9
锌 Zn:≤0.25
锰 Mn:0.40~1.0
钛 Ti :≤0.15
铬 Cr:0.05~0.25
铁 Fe: 0.000~ 0.400
注:单个:≤0.05;合计:≤0.15
机械能力学能:
抗拉强度 σb (MPa):≥180
屈服强度 σ0.2 (MPa):≥110
伸长率 δ5 (%):≥14
注 :棒材室温纵向力学能
试样尺寸:直径≤150
屈服276Mpa
弯曲极限强度228 MPa 103 MPa
泊松比0.330
疲劳强度 62.1 MPa
固溶温度是:520℃
退火温度为:415℃?(2-3)h以28℃/h降温速度从415℃冷至260℃。
熔化温度:615~655℃。
比热容:90
技术标准AMS--A-250/11
质量特征
密度:2.710g/cm3。
泊松比:20℃(68F)时为0.33。
弹模量:拉伸:69GPa(10×106psi)
【Alumold600状态简介】
铝合金基本状态代号:
·F 自由加工状态
适用于在成型过程中,对于加工硬化和热处理条件特殊要求的产品,该状态产品的力学能不作规定(不常见)
·O 退火状态
适用于经退火获得强度的加工产品(偶尔会出现)
·H 加工硬化状态
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产品,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过(也可不经过)使强度有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(一般为非热处理强化型材料)
·W 固熔热处理状态
一种不稳定状态,仅适用于经固溶热处理后,室温下自然时效的合金,该状态代号仅表示产品处于自然时效阶段(不常见)
·T 热处理状态
(不同于F、O、H状态)
二、核心特性与工程突破
1. 超高强度-韧性平衡
比强度 达200 MPa·cm³/g,超越航空级Ti-6Al-4V(180 MPa·cm³/g)
案例:用于直升机旋翼模具(减重40% vs 钢模,寿命提升3倍)
2. zhuoyue的应力腐蚀抗性(SCC)
慢应变速率试验(SSRT):
3.5% NaCl溶液中,断裂时间比7075-T6延长5倍
3. 各向同性优化
横向/纵向强度偏差 ≤3%(通过交叉轧制+双级时效实现)
4. 极端环境稳定性
工作温度范围:-50°C至+200°C(短期可承受300°C)
案例:极地钻探设备导向模(-40°C冲击韧性保留率85%)
三、典型应用领域
1. 苛刻工况模具
高压压铸模:
镁合金汽车变速箱壳体(模次寿命>150,000次)
需配合 等离子渗氮(表面硬度>1200HV)
玻璃模具:
高铅玻璃成型模(耐金属熔体侵蚀性优于铍铜)
2. 航空航天关键件
机身结构:
机翼大梁(替代传统钢梁,减重25%)
需 激光冲击强化(LSP) 提升疲劳性能
发动机挂架:
采用 SPF/DB工艺(超塑性成形扩散连接)
3. 与能源装备
装甲组件:
轻量化复合装甲中间层(抗14.5mm测试)
核电设备:
乏燃料格架(中子吸收截面优化设计)
四、热处理与强化机制
1. 热处理规范
状态工艺路线微观组织特征
T651固溶(475°C/1h)+冷水淬+120°C/24h时效高密度GP区+η'相
T7351过时效(160°C/18h)粗化η相提升SCC抗性
2. 表面强化技术
技术参数与效果适用场景
微弧氧化100μm陶瓷层,绝缘耐压>5kV高压电器屏蔽壳体
激光熔覆CoCrMo合金层,摩擦系数<0.15高耐磨传动部件
离子注入Ti+C复合注入,表面压应力-400MPa抗微动疲劳轴承座
五、与竞品对比分析
参数Alumold-600 (T651)7075-T651Alumold-500
强度/密度比200 MPa·cm³/g180 MPa·cm³/g190 MPa·cm³/g
SCC阈值应力75% σy50% σy60% σy
热疲劳循环5000次(ΔT=200°C)3000次4000次
机加工能耗85% (基准)90%
六、关键工艺控制
熔炼净化:
必须采用 SNIF旋转除气(氢含量<0.1ml/100g)
轧制工艺:
热轧终轧温度<300°C + 中间退火(415°C/2h)
焊接修复:
FSW搅拌摩擦焊(转速800rpm,进给60mm/min)
联系方式
- 地址:上海 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玉树路269号5号楼33127室(注册地址)
- 邮编:201601
- 电话:02167768265
- 经理:林鹏
- 手机:13917960978
- 传真:021-67768269
- 微信:13917960978
- QQ:2813572437
- Email:shjisy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