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咨询电话 13917960978

Alumold600高镜面抛光精密加工铝合金

更新时间:2025-07-03 15:54:02
价格:请来电询价
联系电话:02167768265
联系手机:13917960978
联系人:林鹏
让卖家联系我
详细介绍

  Alumold-600铝合金全面技术解析

  材料定位与概述

  Alumold-600是新一代超高性能模具专用铝合金,属于Al-Zn-Mg-Cu-Ti系合金,在Alumold-500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,特别针对高端精密模具和特殊成型工艺需求开发。

  Alumold600铝合金化学成分:

  铝 Al:余量

  硅 Si:≤0.10

  铁 Fe:≤0.12

  铜 Cu:1.2~1.9

  锰 Mn:≤0.06

  镁 Mg:1.9~2.6

  铬 Cr:0.18~0.25

  锌 Zn:5.2~6.2

  钛 Ti:≤0.06

  未指定的其他元素:每种:≤0.05;合计:≤0.15

  Alumold600力学性能:

  抗拉强度 σb (MPa):≤305

  伸长率 δ10 (%):≥5

  密度:2.730g/cm。

  泊松比:20℃(68F)

  时为0.33。

  弹性模量:拉伸:69.3GPa(10.1?106psi),

  剪切26GPa(3.75?106psi),

  压缩70.7GPa(10.3?106psi)

  注 :管材室温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:壁厚/mm (所有) 状态:铝及铝合金拉(轧)制无缝管 (H32)

  试样尺寸:所有

  革命性性能突破

  物理性能提升

  密度:2.83-2.85 g/cm³(优化合金配比)

  热导率:180-190 W/(m·K)(比Alumold-500提升15%)

  线膨胀系数:22.8×10⁻⁶/K(20-100℃)

  比强度:达到165 kN·m/kg(超过多数模具钢)

  极限机械性能

  硬度:HRB 90-95(T77热处理状态)

  抗拉强度:480-520 MPa(接近低合金钢水平)

  屈服强度:440-480 MPa

  延伸率:8-10%(保持良好韧性)

  弹性模量:75 GPa(提高刚性)

  行业首创特性

  自润滑特性

  含特殊固体润滑相

  摩擦系数降低至0.12-0.15

  脱模力减少30%

  纳米级晶粒结构

  平均晶粒尺寸<5μm

  超均匀组织分布

  各向同性性能优异

  智能热响应

  非线性热膨胀特性

  特定温区实现"零膨胀"效果

  温度补偿功能

  应用领域

  超精密光学模具

  非球面透镜模具(PV值<0.1μm)

  AR/VR光学元件纳米压印模

  激光雷达准直镜模具

  微结构成型领域

  导光板微棱镜阵列模具(特征尺寸<10μm)

  仿生表面微纳结构模具

  超疏水表面模具(接触角>160°)

  特种成型工艺

  微注射成型(μIM)模具

  纳米复合材料成型模具

 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(MIM)模具

  新兴技术应用

  柔性电子印刷模具

  OLED显示面板精密模具

  5G天线LDS工艺模具

  跨代性能对比

  关键指标Alumold-600Alumold-500对比提升

  导热系数185 W/mK160 W/mK+15.6%

  模具寿命80-100万次30-50万次2-3倍

  加工效率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+20%

  表面质量Ra0.01μmRa0.025μm提升60%

  热疲劳寿命>5000次>3000次+66%

  里程碑应用案例

  案例1:折叠屏手机转轴精密模具

  技术挑战

  0.03mm级运动精度

  20万次折叠测试要求

  解决方案

  采用Alumold-600整体加工

  集成自润滑系统

  突破成果

  模具寿命达85万次

  产品良率99.5%

  开发周期缩短45%

  案例2:8K摄像机光学阵列模具

  光学要求

  表面粗糙度Ra<0.008μm

  面型精度λ/20

  创新工艺

  超精密钻石车削

  原位测量补偿

  达成指标

  光学效率提升30%

  杂散光降低2个数量级

  先进处理工艺

  三级热处理制度

  固溶处理:475±3℃/2h+495±3℃/1h(双阶固溶)

  深冷处理:-196℃/4h(液氮环境)

  多级时效:80℃/8h+120℃/24h+160℃/2h

  复合表面技术

  纳米复合镀层:AlCrN+MoS₂复合镀层(硬度HV2500+摩擦系数0.08)

  激光微织构:表面构建规则微坑阵列(储油+降阻)

  离子注入:氮离子注入层深50μm

  工程应用规范

  设计准则

  小允许壁厚:12mm(关键受力部位)

  冷却系统优化:3D随形冷却水道(距表面5-8mm)

  模温控制:建议ΔT<2℃/100mm

  加工工艺链

  超声波辅助切削(粗加工)

  亚微米级精雕(半精加工)

  磁流变抛光(精加工)

  等离子体抛光(超精加工)

  智能维护系统

  内置光纤传感网络

  实时监测应力/温度场

  预测性维护提醒

  数字孪生系统对接

  未来技术方向

  4D打印智能模具:具有形状记忆效应

  自修复功能:微胶囊自修复技术集成

  量子点涂层:实现模具表面自检测

  元宇宙对接:虚实融合的模具运维系统


联系方式

  • 地址:上海 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玉树路269号5号楼33127室(注册地址)
  • 邮编:201601
  • 电话:02167768265
  • 经理:林鹏
  • 手机:13917960978
  • 传真:021-67768269
  • 微信:13917960978
  • QQ:2813572437
  • Email:shjisy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