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C-7铝合金在5G基站外壳中的应用






QC-7 铝合金板材技术报告
1. 概述
QC-7 是一种高强度、高耐腐蚀性的铝合金板材,属于 Al-Zn-Mg-Cu(7xxx系) 合金家族。该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装备、精密机械及高端运动器材等领域,提供优异的强度-韧性平衡,并具有良好的断裂韧性和抗疲劳性能。
QC-7化学成分:
铝 Al :余量 ;
硅 Si :0.25;
铜 Cu :0.10;
镁 Mg:2.2~2.8;
锌 Zn:0.10;
锰 Mn:0.10;
铬 Cr:0.15~0.35 ;
铁 Fe: 0.4 0 。
QC-7力学性能:
抗拉强度(σb ) :170~305MPa
条件屈服强度 σ0.2 (MPa)≥65
弹性模量(E): 69.3~70.7Gpa
退火温度为:345℃。
质量特征
密度:2.80g/cm3。
泊松比:20℃(68F)时为0.33。
弹性模量:拉伸:72.4GPa(10.5×106psi)
剪切:28.0GPa(4.0×106psi)
压缩:73.8GPa(10.7×106psi)
QC-7表面质量要求:
1、表面不允许有裂纹、腐蚀和硝盐痕迹。
2、表面上允许有深度不超过缺陷所在部位壁厚公称尺寸8%的起皮、气泡、表面粗超和局部机械损伤,但缺陷大深度不能超过0.5,缺陷总面积不超过板材总面积
的5。
3、允许供货方沿型材纵向打光至表面光滑。
4、其他要求:有需求方和供货方自己拟定。
低Fe/Si → 减少脆性杂质相
3. 核心特性
(1)机械性能(T651状态)
性能指标 数值范围 典型值
抗拉强度 (Rm) 510-540 MPa 525 MPa
屈服强度 (Rp0.2) 470-500 MPa 485 MPa
延伸率 (A50) 10-12% 11%
断裂韧性 (KIC) 28-32 MPa·√m 30 MPa·√m
硬度 (HV) 160-175 170
(2)物理性能
密度:2.81 g/cm³
热膨胀系数 (20-100℃):23.4 × 10⁻⁶/K
热导率:140 W/(m·K)
电导率:38% IACS
(3)耐环境性能
盐雾试验 (3000h):大点蚀深度<50μm(ASTM B117)
应力腐蚀门槛值 (KISCC):18 MPa·√m(GM试验法)
高温稳定性:200℃下强度保持率>85%
4. 微观结构特征
主要强化相:
η'相(MgZn₂,尺寸4-8 nm)
T相(Al₂Mg₃Zn₃,尺寸10-20 nm)
晶界结构:
非连续析出(GBP间距>200 nm)
亚晶粒尺寸:2-5 μm
5. 热处理工艺
(1)标准热处理制度
工艺 温度 时间 冷却方式
固溶处理 475±5℃ 1h 水淬(>30℃/s)
人工时效 (T651) 120℃×24h + 160℃×8h 双级时效 空冷
(2)回归再时效(RRA)优化
回归阶段:200℃×30min → 再时效:120℃×24h
效果:KIC提升20%,强度损失<3%
6. 典型应用领域
(1)航空航天
飞机蒙皮(疲劳寿命≥10⁵循环)
火箭燃料储箱(低温韧性-196℃ AKV>25J)
卫星支架(CTE匹配碳纤维复合材料)
(2)装备
装甲板(7.62mmV50≥850 m/s)
导弹导轨(模态阻尼比ξ>0.02)
舰船桅杆(海水全浸腐蚀率<0.02 mm/year)
(3)精密机械
数控机床横梁(热变形<3μm/m·℃)
机器人关节臂(比刚度≥26 GPa/(g/cm³))
光学平台(谐振频率>500 Hz)
(4)高端运动器材
赛车底盘(比强度180 kN·m/kg)
登山扣具(破断力≥30 kN)
高尔夫杆头(打击面硬度HRB≥85)
7. 加工技术指南
(1)成形加工
热轧:终轧温度350-400℃
超塑性成形:450℃ / m=0.5 / 应变速率10⁻³ s⁻¹
蠕变时效成形:175℃/100MPa×6h(回弹角<0.5°)
(2)连接工艺
方法 参数 备注
激光焊 功率4kW / 氦气保护 焊缝系数0.90
FSW 转速800rpm / 行进速度150mm/min 无析出软化区
铆接 2117-T4铆钉 / 干涉量6-8% 疲劳寿命提升3倍
(3)表面处理
微弧氧化:膜厚50μm / 绝缘电阻>100MΩ
化学镀镍 | 厚度15μm / 孔隙率<0.1个/cm²
激光毛化 | Sa 1.5-2.0μm / 油膜保持时间>72h
8. 对比优势(vs 7075-T651)
性能 QC-7 T651 7075 T651
强度/密度比 187 kN·m/kg 175 kN·m/kg
裂纹扩展速率 da/dN=1.2×10⁻⁸ m/cycle 2.5×10⁻⁸ m/cycle
淬火敏感性 临界厚度120mm 80mm
各向异性 Δσ<15MPa Δσ<30MPa
9. 质量控制标准
AMS 4050H(航空航天材料规范)
GB/T 3191-2019(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)
NADCAP(特种工艺认证)
10. 技术发展趋势
增材制造:开发QC-7粉末(SLM致密度>99.5%)
仿生结构:蜂窝夹层压缩强度提升60%
智能监测:嵌入光纤传感器实时应变反馈
QC-7铝合金通过成分优化与工艺创新,在极端环境承力结构领域持续替代传统钢材与钛合金。
联系方式
- 地址:上海 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玉树路269号5号楼33127室(注册地址)
- 邮编:201601
- 电话:02167768265
- 经理:林鹏
- 手机:13917960978
- 传真:021-67768269
- 微信:13917960978
- QQ:2813572437
- Email:shjisy@163.com